1. <nav id="jfs8f"></nav>

      1. 《河北師大報》  
        上一期    下一期
        她,做中國故事的深情講述者
           期次:第598期      查看:12   

        戈慶潔是一名英語專業學生,曾對專業選擇產生過疑慮。在輔導員和專業老師的引導下,她決定從“筑牢專業基礎”開始,練好英語專業“聽、說、讀、寫、譯”各項基本功。她積極參加英語演講比賽,努力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傳播者。她也重視跨文化交流,促進文化互鑒交流。戈慶潔相信英語專業的本質不是工具,而是文化載體。她立志成為兼具專業技能、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復合型外語人才。


        “筑牢講好中國故事的專業基礎”

        “英語只是個語言工具,這算什么專業,未來沒什么發展”“現在都有翻譯軟件,學英語的以后不好找工作”……初入大學的戈慶潔曾聽到過不少類似說法,這也曾一度讓她懷疑自己的專業選擇。然而,一位專業老師的話讓她醍醐灌頂:“學習英語非常有意義,同學們要思考如何助力中國更好走向世界、如何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找到目標的戈慶潔有了自己的打算,暗下決心,一定要學好英語,成為能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的傳播者。在輔導員和專業老師的引導下,戈慶潔決定從“筑牢專業基礎”開始,練好英語專業“聽、說、讀、寫、譯”各項基本功。

        大一的時候,戈慶潔的語音功底還不夠扎實,她從音標做起,不斷練習、錄音、回聽,并尋求專業課教師的幫助,在老師一遍遍耐心地糾音后,取得彌足珍貴的進步。語言的學習沒有捷徑,只有“功夫在平時”,戈慶潔專業能力扎實,英語專業四級考試成績“優秀”,英語專業四級口語成績“良好”,這背后是日復一日的“磨耳朵”“啃原著”“翻詞典”“研真題”。

        打好基礎,才能游刃有余地邁出下一步。然而,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工具性”層面,而是要努力成為“T”字型人才:既要有專業技能的深度,又要有思維品質的廣度,從語言層面的學習深入到人文思想的探索,才能講出更有溫度的中國故事。

        在綜合英語、高級英語的課堂上,用心進行文本細讀,體悟每篇文章背后的人文思想光芒;在英美概況、英國文學的課程中,透過文字表面的肌理讀懂文化內部的經絡;在第二外語法語的學習中,欣喜于另一種語言帶來的看待世界和自我的全新角度;在學術英語、語言學的學習過程中,嘗試用更加科學的視角凝視“語言”本身;在中國文化簡介、毛澤東詩詞英譯賞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粹的課堂上,加深自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

        學海探索,其樂無窮。在“熱愛”與“堅持”之下,戈慶潔學業成績和綜測成績連續兩年均位列同年級專業第一名。“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從四方廣場的早讀到公教樓的自習,從莎士比亞到湯顯祖,這些都是她講好中國故事的底氣。

        “探索講好中國故事的多元路徑”

        中國故事精彩紛呈,“每一次參加演講比賽,都是講好中國故事的生動實踐?!备陸c潔結合自身特點,選擇積極參與英語演講,希望在演講舞臺的歷練中講出更能打動人心的故事。

        第一次站上演講舞臺的戈慶潔,稍顯青澀與生疏,沒有自然大方的肢體動作,也缺少堅定勇敢的面部表情,最終止步于院級三等獎,“講好中國故事的道路還很長,需要繼續加油和努力?!卑嘀魅卫蠋熞补膭钏?/p>

        在不斷地試錯、復盤后,戈慶潔認識到,“既要有深刻豐富的思想內容,又要有支撐起這些內容的口語表達,才是最好的演講。”圍繞這兩個關鍵要點,戈慶潔一方面持之以恒地練習英語發音、語音語調;另一方面努力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細心觀察、勤于思考,讓自己能夠有更多的底氣講出真實、立體的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講清楚何為“中華”、何以“中國”。

        在2023年外研社英語演講比賽的舞臺上,戈慶潔以“Chinese+Path+to+Modernization”為主題,講述“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最終獲得校賽金獎、省賽金獎、國賽銅獎。

        在2024年外研社英語演講比賽的舞臺上,戈慶潔以“Chinese+Dragon+is+Good”為主題,用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員何冰嬌拿著西班牙奧委會徽章登上領獎臺為切入點,以小見大,講述新時代以奧運健兒為代表的“中國龍”在世界賽場綻放青春風采,最終獲得校賽金獎、省賽銅獎。

        在第29屆中國日報社“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戈慶潔以“Reviv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為主題,聚焦中國古詩詞,從春晚舞臺上“李白”誦詩到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用豐富的案例展現了中國古詩詞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最終獲得河北省冠軍、全國決賽二等獎。

            “回顧演講之路,我無比珍惜每一個來之不易的機會:3分鐘的定題演講、2分鐘的即興演講、1分鐘的評委提問,這些寶貴的時間背后是頭腦風暴、資料搜集、打磨講稿、推翻重來、反復演練。演講對于我來說,是陪伴我成長的朋友,也是幫助我鍛煉講好中國故事能力的重要途徑。”

        演講為戈慶潔搭建起發聲的平臺,更在她心中涵養了“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感。在中國故事傳播內容的探索之路上,她與團隊成員走進河北博物院,將鏡頭聚焦科技賦能下的河北文化新風貌,努力創作英文短視頻,借助新媒體技術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踐行講好中國故事的初心使命”

               走出教室和演講舞臺,戈慶潔時常思考:“步入社會,我能講出怎樣的中國故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戈慶潔抓住首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的機會,結合師范專業優勢和自身特點,最終確定以“成為一名注重培養學生演講能力、鼓勵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英語老師”為職業目標,擘畫未來,明確方向,希望將來能夠在三尺講臺上為中華文化的傳播種下更多希望的種子。

        戈慶潔也積極借助學校國際交流的平臺,架起文化溝通的橋梁。戈慶潔與來自美國西北密蘇里州立大學的師生們展開交談互動,書寫大洋兩岸的故事?!拔幕涣鞯倪^程中,最重要的是找尋到文化間的共通性”,戈慶潔謹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在美國西北密蘇里州立大學來訪期間,戈慶潔和美國學生暢聊馬克·吐溫筆下的密西西比河,美國學生也充滿好奇地問起李白瑰麗的詩歌。在文化交匯點的共鳴之下,文明互鑒交流的種子生根發芽。

        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英語專業面臨著危機與挑戰,但戈慶潔始終堅信:英語專業的本質不是工具,而是有人文溫度、有歷史厚度的文化載體。此刻的她,更加堅定以“講好中國故事”為使命擔當,在成為“兼具專業技能、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復合型外語人才”路上努力前進!

        (外國語學院 黨委學生工作部 黨委宣傳部)


        河北師范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4547次訪問,全刊已有14670661次訪問

        日日日日人人人夜夜夜2017